首页>家风传承> 详情

萧克:唯留风骨荫子孙

3月30日,萧石英指着萧克一家的照片说,萧星华的背带裤是自己穿过的。黄春涛 摄


嘉禾县萧克故居外景(资料图片)

  人物简介

  萧克(1907.7.14-2008.10.24)湖南嘉禾人,革命家、军事家、军事教育家,原中顾委常务委员,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,中共第八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,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。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,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。历任红六军团军团长,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,红31军军长,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,冀热辽军区司令员,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,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华中军区参谋长。新中国成立后,任国防部副部长,农垦部副部长,军政大学校长,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委。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。创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,主编 《中华文化通志》。

  (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《萧克回忆录》2018年1月版)

  清明过后,嘉禾县袁家镇小街田村天朗气清。村中一口方塘,四周民居环绕,众多现代新宅中,一座砖木结构老屋格外引人注目。

  这里是开国上将萧克的故居,也是湘南起义旧址群——中共嘉禾南区支部活动旧址。

  老屋残破,仅剩几件旧家具,现已无人居住,却不冷清。最深处的厅屋内,纪念花束与爆竹的红色碎屑十分惹眼。

  “经常有人来故居参观学习。”说话的老人名叫萧石英,今年77岁,是萧克侄孙,也是萧克故居的义务讲解员。

  萧克,新中国开国第一上将。他一生始终严于律己、存真求实、俭朴低调;他严格约束亲属,不准搞特殊;他爱护战友、部下、群众,有情有义有担当。家人后辈承袭其风骨,以奢华为耻,以奋斗为荣,生活安然自得。

  1 不能伸手向党和政府要这要那

  萧石英拄着拐杖,从萧克故居旁的出租屋里走出来。他说,他7岁时被萧克接到北京,共同生活了10年,在萧克家风的熏陶下长大。回到家乡后,干农活、做代理诉讼,生活清贫,但他没想过向政府要求点什么。

  “三爷爷(萧克)不准的!他说过:‘我参加革命是为中国四万万同胞,不是为了你们。因此,我严格禁止你打着我的招牌,向党和政府要这个要那个。’”说这话时,萧石英神情严肃,字字铿锵。

  1981年12月,萧克回到故乡,母校嘉禾县第一中学请他去讲传统。他第一句话就是:“现在环境好多了,希望你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,不要想有靠山,我最反对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。”

  老家的侄子、外甥,萧克一个也没有介绍出去工作。有个侄儿曾写信给萧克,要求照顾。萧克回信告诉他:“学习全靠自己,自己没有本事,找靠山也无用。”这个侄儿听了萧克的教诲,发奋读书,考上了大学,后来成为一名大学老师。

  搞特权是可耻的,要自己干出成绩。这种观念烙印在萧家子孙的心里。

  萧克孙子萧云松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,打算参军,但是体重轻了0.5公斤,不符合要求。旁人觉得,这点小事,萧云松让家里打个招呼就行了。其父萧星华第一个反对:“不能坏了规矩。”他对儿子说,你读了师范大学,还是教书比较好。

  2008年,萧克在北京逝世,萧石英、萧化文等20多位亲属从嘉禾到北京奔丧。葬礼结束后,20多位亲属一致谢绝了治丧工作人员给他们买返程车票的提议。

  萧石英代表家属告诉工作人员:“我们不能坏了将军一生的规矩,要让他走得安心。”

  2 在修谱的家书中强调“勤劳勤俭”

  由萧克秘书张国琦创办的微信公众号“兵者文化”曾披露了三封萧克家书。张国琦从1980年开始担任萧克秘书,直至将军去世。

  三封家书中,有两封强调要“勤劳勤俭”。

  1957年,萧石英转学回到嘉禾后不久,收到萧克的信。信中嘱咐:“石英暑假回家后,一定要参加体力劳动,现在社会不劳动的人是没有用处的。”

  1994年,萧氏宗族开始修谱。萧克得知后,写了“勤劳勤俭”4个字寄到修谱的办公室,后又写信给侄儿萧祖保,说萧姓村庄位处山区,先祖经过多年辛苦才得以建成,所以“修谱也要发扬先代和后来勤劳勤俭的精神。”

  萧克出生在贫苦的书香世家。他在嘉禾县甲种师范简习所读书时,总穿着一件破旧的蓝布长衫,与有钱人家子弟对比格外寒酸。但他并不以此为耻:“我曾读过宋濂写的《送东阳马生序》,深受文中‘贫非罪’的观念影响。”

  身居高位后,萧克俭朴作风不改。家中大人的衣服改了给孩子穿,洗头洗澡水存起来冲马桶,住旧房,常吃窝头糙米。

  在萧克故居内,有一张萧克和夫人蹇先佛、儿子萧星华的合影。照片中,萧星华穿着一条背带裤。后来,这条裤子萧石英从小学穿到读初中,裤腿短了就接上布加长。

  萧克子孙把节俭视作理所当然。萧云松读研究生时的一位师兄形容他:一年四季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褂,永远系着风纪扣;骑一辆根本不用锁的旧自行车,躲在画室的角落里自得其乐地画他的世界。

  “离家半纪经百战,至今耄耋始还乡。全村老小倾家出,季子归来无锦裳。”萧克在1981年写的《还乡吟》,被萧石英刻在故居铜像的底座上。

  功成名就之后衣锦还乡,是许多人的愿望。萧克回来时,只带着多处枪伤、一股英武的军人气质和满腔对家乡人民的深切关怀。

  3 有情有义,存真求实

  1981年,萧克带着深情奔赴家乡。他从福建漳平、汀州,经过江西瑞金、崇义,进入湖南后,沿着汝城、宜章、临武到嘉禾。这是他回溯当年从家乡走出的革命之路。

  一路上,他特意去祭拜了原红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的墓;打听到原白沙区苏维埃主席欧祖光早已牺牲的消息,要求当地政府为其女儿落实烈士家属待遇;听说一起战斗、参加领导湘南暴动的陈东日烈士还有一个女儿,他立刻绕道前往探望,回忆往昔,难过地流下眼泪。

  跟他一起战斗过的人,他都要去看看。人在看人,人不在就看亲属子女,没有亲属子女,就看他们的房子。在嘉禾的3天时间,他用两天半探望了当年的战友及其亲属,在自家的时间不足4小时。

  对亲属要求极其严格的“铁面将军”,有情有义,存真求实。

  土地革命时期,在部下遭到“肃反”,将要被行刑的关键时刻,他站了出来,保住100多人的性命,留下“萧克刀下留人”的美谈。

  在文革期间下放到江西“五七干校”接受再教育时,不少搞专案的外调人员来调查历史情况,他“始终抱定‘实事求是’的宗旨,坚决不夤缘时会”,不诬陷别人。

 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,陈云提出要为彭德怀平反昭雪,并将其骨灰安放在八宝山。萧克最先表示同意。当时很多人感到惊奇,因为1958年反教条主义时,彭德怀使萧克蒙受的冤屈尚未平反。萧克认为,不管彭德怀过去对自己怎样,他的事“既是冤案,就该昭雪”。

  大家因此敬爱他。萧克在“五七干校”劳动时,很多人来看望他。有曾在其部队当过伙夫的当地农民;也有曾经的通讯员,徒步跨越好几个县,只为探望“萧师长”。

  4 信念坚定,永葆初心

  一个人在逆境中的人生态度,彰显他的格局,这是家族传承的重要因素。

  1958年,萧克被错误打倒,在等待重新分配工作的日子里,他对自己说:“我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如何,但有一个信念坚定不移,那就是不管到哪里,不管干什么,我不会消沉……我想,既然没有申辩的自由,我就用行动来申辩,用努力工作来证明我对党的忠诚。”

  次年,他被分配到农垦部工作。“到农垦部工作我是高兴的。”萧克理性分析,做农垦工作既直接参加国家的经济建设,又没完全脱离自己熟悉的部队工作,很适合自己。他积极学习农业知识、现代主要农业生产工具知识和技术。

  后来,在文革中,萧克又被下放到江西“五七干校”接受再教育。萧克仍想:“尽管我已年过花甲,但我还是那个气概,不服气,更不悲观。”

  此次,萧克“做了不再回领导岗位的准备”,自己买菜、烧饭、砍柴、补衣服,并根据自身的体力和爱好,选择学习木工作为今后安身立命的技术,他做出的家具有模有样。

  除了被褥和换洗衣服,他只带了一只大书箱,里面装满了马克思主义的30本书和《史记》《资治通鉴》等文史哲经方面的书籍,希望利用闲暇时间,弥补几十年来无暇系统学习理论的缺憾。

  萧克在自传《萧克回忆录》里直言,几十年的革命斗争经历磨炼了他的心性,因此“虽然处于受审的境地,但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情绪”,同时“通过学习,思想上、精神上得到了一种解脱和慰藉,胸怀也随之而开阔。”

  采访手记

  最是难得心坦然

  龙文泱

  翻阅萧克的资料,与其子孙对话,让我感触最深的,是他们面对人生的那份坦然。

  从战火中走来的萧克功勋卓著,却丝毫不计较名利,反而极其奋进、谦虚、俭朴。在他的心里,不觉得自己干革命、不顾性命为祖国和人民冲锋陷阵是多么特别的事情,他觉得理所应当。

  萧克不仅严于律己,也严格要求家人。萧星华是萧克和夫人蹇先佛的第二个孩子,也是残酷战争环境中他们幸存下来的唯一孩子。按情理来说,萧克对这个独苗苗适当地宠爱一点也无可厚非,但他一直坚持严教。同样,对于大哥的孙子萧石英,萧克虽然把他从形势险恶的家乡接到身边抚养,但也没有丝毫溺爱。

  大家都说萧克很严格,但没人觉得委屈。萧星华穿着补丁衣,在学校里被老师和同学认为家庭贫困,他却从不觉得羞耻;萧石英17岁回到故乡后,当农民、做代理诉讼,生活清贫,但他认为自己就是普通群众,不应该要求特殊照顾。

  当我问萧石英:“你到三爷爷身边时才7岁,不觉得那些要求对你来说太严了吗?小时候有不适应的地方吗?”

  他脱口而出:“没有啊,就是应该这样啊。”他的话语里自始至终都带着一份坦然,语言质朴,却深深地打动了我。

  这份坦然是如何传承的?一方面,萧克言传身教、以身作则,家人耳濡目染、上行下效;另一方面,萧克不断延续家传的诗书传统,丰厚的文化底蕴给人的心灵赋予了强大的力量,能抵御花花世界的诱惑,坚定自己的信仰。

  我们常常痛苦、纠结、不平,是由于内心欲望太多,自我约束太少。

  应该学学萧克上将和他的家人,用坦然释怀人生。

  声音

  萧克的精神传承:“三正”与“三不准”

  尊师重道,俭朴低调,存真求实,独立思考。

  ——萧克秘书张国琦

  在我和弟弟上小学前,祖父就开始手把手地教我们写毛笔字。

  他要求我们写字时要做到“三正”:身正、纸正、心正。所谓身正,就是坐姿要端正,不能东倒西歪;纸正,就是将纸置于身体正前方的桌面,不能偏斜;心正,则要凝神静气,心无旁骛,专注运笔。我们在练习书写时稍有懈怠,祖父就会马上提醒,告诉我们在家乡的私塾里,先生不能容忍懈怠,会用教鞭敲打学生。现代教育不再体罚学生了,但要求不能放松。

  当初我不甚理解,后来逐渐有所感悟。所谓字如其人,传统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,不仅在于赏心悦目和修身养性,更承载着书写者的志向和信念。

  ——萧克孙子萧云志

  萧克将军一生不爱名、不爱利,始终坚持廉洁自律、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。

  萧克生前给家人提出了“三不准”要求:老家房子不准重新装修,自己去世后不准大操大办,家人不准随便伸手向国家要钱、要照顾。几次回到嘉禾,他都与乡亲们同吃同住。他用非凡的人格,教育、激励了整个嘉禾的百姓。

  我们把萧克将军故居作为红色教育基地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近10年来,我县涌现出来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层出不穷。其中,获得县级以上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109位、市级以上的29位、省级以上的11位,连续几年都有干部群众被授予全国最美家庭、全国最美教师、最美学生等荣誉称号,新闻媒体赞誉我县为“勇者嘉禾”“红色嘉禾”。

  ——嘉禾县委常委、县委宣传部部长康艳芝

  (文/龙文泱 邓和明)